2020/10/15
每个人在不同人生阶段,充当着不同的角色,自由单身、 甜蜜新婚、经历生命的孕育,抚养儿女孝敬老人,直到自己也慢慢变老,坐着摇椅摇呀摇…在不同阶段承担的社会、家庭责任不同,因此选择保险会有所差异。
40岁左右的人群,当你要配置家庭保障前务必要弄懂准备花多少钱。
正常的工薪家庭,其资产配置或财务支出应该符合“4321定律”。即:
40%的家庭收入用于住房、汽车、教育等固定资产开销(偿还房贷、汽车贷款、学费等)
30%的家庭收入用于家庭生活开支(衣食住行)
20%的家庭收入用于银行存款或者其他投资
10%的家庭收入用于保险保障费用支出(理财型保险不属于保障费用支出)
5-10万家庭收入的如何配置
用31岁的女主人和男主人,加上一个可爱的0岁男宝宝举例,一家三口的配置来了。

上表中的产品选择、数值,仅作为保费试算参考,具体以投保时保险公司政策和平台政策为准
20万年收入家庭如何配置
还是用31岁的女主人和男主人,加上一个可爱的0岁男宝宝举例,为一家三口设计的菜谱。

上表中的产品选择、数值,仅作为保费试算参考,具体以投保时保险公司政策和平台政策为准
50万年收入家庭如何配置
37岁的女主人和男主人,加上一个6岁的宝宝,一家三口可以这样配置菜谱。

方案设计思路:
1、作为第一道主险的重疾险,应该这样考虑:
少儿阶段,推荐重疾+白血病。
20岁-30岁事业起步期,如果预算有限,可以选择短期缴费的产品,或者长期缴费的保障时间选择20年或者30年,但保额要优先保障,至少要30万元。如果预算充足避免选择短期缴费的产品,避免日后出现续保问题而失去了重疾产品的购买资格。
30-40岁事业上升期,必备一份30万元的至少20年保障期限的重疾保障,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话,提高保障额度或投保两份保险产品(可以一个30年,一个保到终身,灵活组合)。
40-55岁事业顶峰期,是投保重疾险的最后机会,一旦超过55岁,基本就无法再投保重疾险。这阶段的重点在于补充,补充保额或保障期限的短板。
2、第二道主菜定期寿险,作为家庭经济支柱必须配置,重疾险更关爱自己,定期寿险关爱的是家人。万一不幸,可以给家人留一笔钱,保障以后的生活。
定期寿险保额的算法有很多,小咚有个同事,买了与房贷金额持平的保额。
此外,还需要考虑近十年的生活支出。有这样一个客户,有两个可爱的宝宝,特别喜欢买定期寿险,平台已经帮助他陆续配置了1500万的保额。
3、第三道菜如果定期寿险已买足,意外险这道主食,意外身故的保额可以补充定期寿险,重点关注意外医疗责任,当意外来临需要处理时,更好的医疗资源,例如直升机救援,私立医院和公立特需的保障,或许是救命的稻草。
4、第四道菜医疗险。百万医疗用来补充重疾。
5、经济条件还可以的,记得给家里老人配置保障。
五分钟搞定,轻松做保险规划